微服务器三大特点及三类应用全解析

2012-12-21

一 如何定义微服务器

微服务器作为一种新的服务器架构,最先是由英特尔提出来的。英特尔公司数据中心事业部产品市场经理 亢海峰表示,2009年英特尔发现了市场对于微服务器的需求,首先提出这个概念,到现在为止,已经有5套基于英特尔至强 E3 的商用系统。

戴尔中国公司服务器高级市场经理 李毅说到,微服务器是由许多轻量级服务器整合在一个共享基础架构上,共享风扇,电源和机柜,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密度,简化架构,降低每节点功耗,节省成本及提高运营效率。

英雄所见略同。曙光公司服务器产品总监房玉震认为,微服务器并没有严格的概念,相对于X86来讲,是一种新型的服务器系统,比刀片服务器具有更高的密度,功耗更低,体积更小,更适用于部署在大规模多点接入的环境。

二 微服务器的三大特点

微服务器的发展,主要是由于数据中心的功耗、散热一直占到成本支出的很大比重,象百度、Facebook、谷歌等,服务器对于它们就是主要的生产工具和载体,对服务器的使用是“三高”,成本高,能耗高、管理成本高,如果采用具有高密度、低功耗的微服务器,就会减少占用的机房面积,更易于管理和部署。

“微服务器采用的是性能相对低、功耗更低的CPU结构,如果CPU的功耗高,受到散热和供电的限制,就很难在有限空间内集成更多的系统,如果功耗降下来以后,就可以部署更多的CPU。对于传统的X86服务器,5U空间部署28个CPU,而曙光微服务器TC4600M在5U的空间,部署了56颗CPU,112个核心。”

所以对于微服务器的特点,我们可以归纳为一句三字经,低功耗、高密度、体积小。

三 微服务器适合哪些应用

从服务器对CPU负载的发展角度来说,基本上可分成这么三类:

对单计算核心的计算能力和频率要求较高的应用,如HPC,需要的是强劲的计算内核,高主频,大缓存和内存带宽。

可以通过增加计算核心提高计算能力的应用,它的特点是并行处理能力,如一般的商业应用,虚拟化和数据库等等。需要的是多核两路或四路服务器,所有的核心可以分享服务器内的内存,IO和存储。

可以通过扩展物理计算节点实现提升的应用,它们对每个节点的计算能力,内存,IO,存储都要求不高,例如有些大规模的并行应用,软件并行度高,交易可以容易地分散到分布式小节点。而微服务器正是这类应用的代表。

随着绿色IT和数据中心对低能耗、高密度的更高要求,微服务器的出现可谓正应了那句“时势造英雄”。未来,微服务器将在市场中会占据一席之地,只是这需要一个逐步接受和认可的过程,该过程的长短和市场占有率的多少又与应用有关。在具体行业里,随着简单密集型应用的增多,处理器性能的提升,微服务器会有更广泛的发展。

四 芯片的选择:英特尔 OR ARM

提起芯片,大家一定会说英特尔和AMD,一直被英特尔死死压着的“老二”AMD,也一直在走下坡路。在移动芯片领域风生水起的ARM,把触角伸到了数据中心。以“低功耗”闻名的ARM,在服务器市场是否能和英特尔抗衡呢?

曙光公司服务器产品总监房玉震说,对于处理器来说,我们有很多选择,比如至强E3、凌动、ARM、龙芯等,但标准只有一个,需要具备低功耗的特点。我们现在的产品是基于至强E3的话,从应用上来说也比较成熟,在合作上也比较默契。对于ARM,我们也有相应的技术储备,但还没有建立起比较成熟的基于ARM的生态环境,比如应用环境、操作系统、数据库等。我们也希望看到竞争,这对行业和市场来说也是一种保护和创新。

上一篇:英特尔,ARM,AMD三大厂商的微服务器战略
下一篇:如何规避服务器迁移风险